标签搜索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聚合』 Python 初学者容易踩的 5 个坑

沙漠渔
2024-03-12 07:24:56 / 0 评论 / 0 点赞 / 79 阅读 / 4,569 字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03-12,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不明显的字符串拼接

Python 在词法分析的时候会把多个字符串自动拼接起来。

data = "very""lazy"
print(data) # verylazy

这个特性可以让我们在声明一个长字符串的时候可以分成多行来写,这样看起来比较优雅。

msg = (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
    "the code"
    )


print(msg)
#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the code
msg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 \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 \
    "the code"

print(msg)
#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the code

但初学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在使用包含字符串的列表时把分隔符漏掉,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字符串拼接。

比如说他们想要声明一个包含域名的列表host。

host = [
    "localhost",
    "bitecode.dev",
    "www.bitecode.dev"
]

print(host) # ['localhost', 'bitecode.dev', 'www.bitecode.dev']

但是写成了下面这样。

host = [
    "localhost",
    "127.0.0.1",
    "bitecode.dev" # 这里把逗号忘掉了
    "www.bitecode.dev"
]

print(host) # ['localhost', 'bitecode.devwww.bitecode.dev']

这是有效的代码,不会触发语法错误,但是解析的时候会把 "bitecode.dev""www.bitecode.dev" 拼接在一起,变成 'bitecode.devwww.bitecode.dev'

sorted() 和 .sort() 傻傻分不清

在 Python 中,大多数函数或方法都会返回一个值。比如说我们要对一个列表里面的内容进行排序,可以使用 sorted() 方法。

# sorted() 方法会返回一个排序后的新列表
numbers = [4, 2, 3]
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
print(sorted_numbers) # [2, 3, 4]

我们也可以用列表自带的 .sort() 方法来排序,需要注意的是: .sort() 直接对原有列表进行排序,不会返回任何值。

# .sort() 方法直接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numbers = [4, 2, 3]
numbers.sort()
print(numbers) # [2, 3, 4]

但是初学者很容易把 sorted() 的用法用在 .sort() 上,结果发现怎么返回了一个 None。

numbers = [4, 2, 3]
sorted_numbers = numbers.sort()
print(sorted_numbers) # None

list.sort() 修改原列表,它不会返回任何内容。当 Python 可调用对象不返回任何内容时,会得到 None

或者把 .sort() 的用法用在了 sorted() 上。

numbers = [4, 2, 3]
sorted(numbers)
print(numbers) # [4, 2, 3]

不要乱加尾随逗号

我们在创建一个空元组的时候可以用下面的两种方法:

t1 = ()
t2 = tuple()
print(type(t1))
print(type(t2))

在 Python 中,虽然元组通常都是使用一对小括号将元素包围起来的,但是小括号不是必须的,只要将各元素用逗号隔开,Python 就会将其视为元组。

t1 = 1,
print(t1) # (1,)
print(type(t1)) # <class 'tuple'>

所以如果在数据后面多加了一个逗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比如说下面是一个列表: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
print(colors) # ['red', 'blue', 'green']

如果不小心加了一个尾随逗号,列表就变成了元组。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
print(colors) # (['red', 'blue', 'green'],)

在 python 中,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必须有逗号,比如下面是包含一个列表的元组: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

这是列表: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

可怕的 is

在 python 中, is 和 == 都是用来比较 python 对象的,区别是:

  • is 比较需要对象的值和内存地址都相等
  • == 比较只需要对象的值相等就行了

事实上,这两者的实际使用要远远复杂的多。

比如说下面的 a 和 b 是两个不同的对象,a is b 应该返回 False,但是却返回了 True。

a = 4
b = 4

print(a == b) # True
print(a is b) # True

在 python 中,由于小整数池和缓存机制,使用 is 来比较对象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于小整数池和缓存机制可以看我这篇文章:

《Python 中 is 和 == 的区别》

奇怪的引用

在Python中,如果 * 运算符用于数字与非数字型数据(列表、字符串、元组等)的结合,它将重复非数字型数据。

print("0" * 3) # '000'
print((0,) * 3) # (0, 0, 0)

在创建一个多个列表元素的元组时候,如果使用下面的代码:

t1 = ([0],) * 3
print(t1) # ([0], [0], [0])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对元组中的第一个列表元素中的数据进行算数运算(自增 1)

t1[0][0] += 1
print(t1) # ([1], [1], [1])

我们发现元组中的所有列表元素内的数据都自增 1 了,我们不是只对第一个列表元素进行自增的吗?

实际上,当我们执行 t1 = ([0],) * 3 的时候,不会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列表组成的元组,而是创建一个包含 3 个 引用的元组,每个引用都指向同一个列表。

元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对同一个可变对象(列表)的引用,所以当我们修改其中的元素时,另外的对象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t2 = ([0], [0], [0])  
# 或者 t2 = tuple([0] for _ in range(3))
t2[0][0] += 1             
print(t2) # ([1], [0], [0]) 

在 python 的其他地方中也有这种类似的坑:

def a_bugged_function(reused_list=[]):  
    reused_list.append("woops")         
    return reused_list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woops']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woops', 'woops']          

可以看到,reused_list 在函数定义中被初始化为一个空列表 [],然后每次函数调用时都使用这个默认的空列表。

在第一次调用 a_bugged_function() 后,列表变成了 ['woops']。然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调用中,它分别继续被修改,导致输出的结果为:

['woops']
['woops', 'woops']
['woops', 'woops', 'woops']

这是因为在函数定义中,如果将可变对象(例如列表)作为默认参数,会导致该对象在函数调用时被共享和修改:每次调用函数时,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列表对象的引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不可变对象(如 None)作为默认值,并在函数内部根据需要创建新的可变对象。

def a_fixed_function(reused_list=None):
    if reused_list is None:
        reused_list = []
    reused_list.append("woops")
    return reused_list

print(a_fixed_function())
print(a_fixed_function())
print(a_fixed_function())

⚠ 文章源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edisonfish/p/1806682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 广告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