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10年4月11日(农历1010年2月11日),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民间文学故事) 狸猫换太子故事情节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后来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演出后轰动上海,后被改编… |
1010年4月11日(农历1010年2月11日),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 (民间文学故事)
狸猫换太子故事情节
讲述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的故事。因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此故事在现代又多次被搬改编成电视剧上银屏,无人不知。
最早出处
元代佚名作者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简称《抱妆盒》。大概剧情如下:
李美人为宋真宗产下一子,心生嫉妒刘皇后于是密令宫女寇承御杀死太子,弃之于金水桥河下。
生死关头,太子身上出现红光紫雾笼罩着他,寇心生不忍,于是与太监陈琳合谋,将太子藏于妆盒内,送给南清宫八大王(厚实传为“八贤王”)收养,后被无子的真宗嗣为太子。
仁宗即位后,太监陈琳说出了真相,于是仁宗与李氏母子相认。同时,为了不伤及先帝颜面,仁宗搁置刘后,改西宫为合德宫,改奉李妃为纯圣皇太后。
相比后世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没有包拯审理此案,而且陈琳在仁宗即位后说出了真相,结局刘后也没死,而拷打寇承御(后来名字传为“寇珠”),寇承御触柱而死的剧情则是有的。
历史原型,狸猫换太子真实原型
仁宗认母
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抚养并成为皇后,赵祯年幼继位刘德妃就成皇太后并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后来仁宗生母李氏憋屈病重时才被刘太后晋升妃位,李太后病故,刘太后怕仁宗将来知道真相对自己不利、以皇后之礼给予下葬,第二年刘太后逝世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宋仁宗极为愤怒,多年来对刘太后的恐惧全部都变成了对刘太后的怨恨。原来正是因为刘娥并非自己生母,才会对自己那么冷淡,才会经常刁难自己。宋仁宗立刻下令,派兵包围刘太后寝宫,包围刘娥娘家。然后派心腹前往李宸妃停灵的奉先寺,来到奉先寺之后,宋仁宗不顾大臣的反对,开棺验尸。
当时,刘太后虽然去世,可是朝中大臣多是刘太后故旧,杨淑妃虽然也是后宫长辈,可是在朝中却势单力薄。故此,开棺却意外发现,棺材中的李宸妃面貌如生没有中毒的迹象。宋仁宗撤去兵马下诏嘉奖刘太后的亲眷,燕王受到了惩罚,宋仁宗自己也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在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可是,对揭开此事的养母杨淑妃,宋仁宗却没有任何怪罪。从此之后,宋仁宗尊奉杨淑妃为章惠太后,对这位养母事事依从,极为孝顺。李宸妃之死真相被永久掩埋,民间对这位仁宗生母一生悲剧各种怜悯,根据这段往事编出各种故事演义。
历史上“仁宗认母”这一事件整个过程,也与包拯毫无关系。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天圣年(公元102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家乡附近任职,于是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由于还不在父母身边,包拯又辞职回家,孝养双亲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他已经40岁,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哪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公平地说,刘后临朝十一年, 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内外赐予,也有节制。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称在庾储粟,有羡余粮千斛,乞付三司。刘后说:“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么?他四人曾进献羡余么?”刘悼怀惭而退、到了晚年,有服兖冕等事,刘后想自立称帝,被朝臣阻止。刘后称制凡十一年,仁宗即位,刘后谕辅臣说:“皇帝听断之暇,宣诏名儒讲习经史,以辅其德。”不可谓妇人之见。《宋书》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赐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刘后虽垂帘听政,但不以权力害天下,所作所为可圈可点。惟有割断李宸妃与仁宗的母子之情实属不近人情。幸好刘后生前以皇后礼制葬李宸妃算是明智之举,否则刘氏家族可能被戮无疑了。后世有狸猫换太子之说,是民间对李太后悲惨一生的不平。
原型背景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38岁了,已经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干脆害死。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
偶然的一次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女史,他见纪女史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
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史却怀了身孕。
纪女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
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
万贵妃听说后,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
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
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
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
《狸猫换太子》典故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包括陈琳、寇珠等人也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早于明朝。
狸猫换太子故事情节
而明代出现了明代的《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大致剧情是:
包拯在外巡游时,于桑林镇遇到流落民间且双目失明的李氏陈诉冤情,她自称是当今圣上的亲生母亲,当年生下仁宗后,被刘妃指使太监郭槐来了个掉包,以刘氏女替换了李氏子。被替换儿子后,李氏心情苦闷,不小心误杀了女儿,被愤怒的真宗打入冷宫。一直到仁宗即位天下大赦,李氏才逃离冷宫流落民间。
包拯得知后,三审郭槐,查清了此案。仁宗与李氏最终母子相认,李后得以入宫,群臣欢喜。仁宗本打算要令刘后受油熬之刑,但被包公劝止,只“着人将丈二白丝帕绞死”,郭槐则受鼎镬之刑。
实际上,明代的《包公案·桑林镇》还有着时事剧的特点,故事中的李宸妃有着孝宗生母纪太后的影子。认母一案共同的悲剧。史书记载,每当孝宗诵读此文时,动辄欷歔流涕,可见内心的悲痛。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内容
详情概述:
公元1010年4月11(甲戌)日,李氏真的产下一个男婴,宋真宗亲为此子取名赵受益。李氏也因为生子的缘故而被赵恒封为崇阳县君。民间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编造的。
“狸猫换太子”事件始末
公元997年3月9(癸巳)日,宋太宗赵光义一命归西,终年59岁。所遗皇位由太子赵元侃继承。元侃原名德昌,后又改名元休。他是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本无继承大宝之望,只是因为有吕端、寇准等一班正直大臣的全力拥戴,他才得以面南背北。
赵元侃,即位后改名为赵恒,在位25年。这25年,赵恒一共换了三任皇后。这三个皇后,一个姓潘,乃是大名鼎鼎的潘美(潘仁美)之女,在《杨家将演义》等一些通俗文艺作品中,是个可笑的角色。另一个姓郭,没有什么名声。最后一个姓刘,即所谓的“狸猫换太子”的主谋。
刘氏真的干过“狸猫换太子”的勾当吗?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从刘氏的身世说起。
蜀女一笑迷君王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扫平了南方各割据小朝廷之后,带兵亲征北汉,围攻北汉都城太原。五月五日,北汉英武帝刘继元率群臣到宋军营中投降,战斗结束。随同宋太宗征讨北汉的诸色人等中,有一个姓刘名通的武将,他官拜虎捷都指挥使,蜀地人氏,家有一妻一女。在班师回京时,刘通不幸染上了时疾,死在了半路上,遗下了孤妻弱女。闻听丈夫的死讯,刘通之妻龚氏急火攻心,不久也病死。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刘娥成了孤儿,多亏外公家的抚养,才使她长大成人。
转眼之间,十几年过去了,刘娥的外公、外婆、舅父、舅妈均已谢世,只剩下她与表哥龚美相依为命。15岁那年,一向以锻银为业的表哥听说京城汴梁生意好做,就带着刘娥,千里迢迢地来到了京师。到了京师之后,龚美开了一间小小的银坊,刘娥则在作坊前面的铺面里给表哥看着店面。
说来也怪,龚美的锻银技术原本一般,但他的小作坊里却常有公侯王孙们前来光顾。其故何在? 原来,这和刘娥有关。据史料记载,刘娥“善播鼗”。“鼗”,读作桃,乃是一种乐器。据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有点类似于今天小孩玩的拨浪鼓。播鼗,无非就是摇晃拨浪鼓,本是小孩子闲着无聊时才玩的玩意儿。
刘娥之播鼗,很难说是为了什么艺术,只是为了解闷而已。可由于她人长得确实漂亮,所以那些纨绔子弟还是照来,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耳!”是也。由于这些阔少们的推波助澜,刘娥的美名渐渐传播到深宅大院的王府。
有一天,刘氏一边看着表哥干活,一边坐着拨弄她那件宝贝,忽然店外一阵脚步声,抬眼一看,有一个男子正笑吟吟地带着一种欣赏的表情在打量着她。这个人就是襄王赵德昌,即后来的真宗皇帝。襄王是特意来看刘娥播鼗的。
在太宗诸子中,他的名气最大。有这样一则小故事颇能说明襄王为什么这么有名。据说,在太宗赵光义晚年的时候,为了选定太子,曾召了个号称麻衣神相的僧人进宫相看几个小王爷。已经看过7个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襄王当时午睡未醒,那个相者本来要走,但当他无意中看到了襄王的几个仆人时,却止住了脚步,回来对太宗皇帝说:“臣遍观诸王,福禄无有过襄王者!”赵光义感到很奇怪,他问:“你又没有见到襄王,怎么会知道他的命最好?”那相者不慌不忙地答道:“臣刚才见到襄王的几位侍从,他们都具有以后出将入相的气质,仆人尚且如此,主人的才具就可想而知了!”
刘娥一听站在面前的这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襄王,不由芳心乱动。赵德昌不疾不徐地喝住了随从:“你穷咋唬什么!孤家今天不是以襄王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听者的身份来聆听刘美人的播鼗高技的!”于是刘娥打起精神,拿出看家本领,让襄王听得如醉如痴,在如泣如诉的乐声中他仿佛找到了一个潜藏在心里的老朋友,其快乐是无法形容的。一曲奏毕,刘娥停奏,回眸一笑,赵德昌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美妙的幻境之中,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子越看越顺眼,管她是什么出身,管她从事过什么职业,只要能常伴身旁,也就足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乘青顶小轿,刘娥被抬进了襄王府。
一对年轻人,情窦初开,自然是如胶似漆,不料却惹动了襄王乳母的不满。这位曾被宋太宗封为秦国夫人的乳母“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怕小王子被新来的女人带坏了,悄悄地向太宗打了一个小报告。
太宗听了大为光火,他派人将儿子叫来训斥了一顿,然后命他立即将那个小野女人送走,否则,削去他的王位。一向畏父如虎的赵德昌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是将心爱的人留下来以保住自己的爱情,还是遵从父命以保住自己王位?权衡了半天,他终于选择了后者。于是,刘娥被送出了王宫,当然,她并没有回到龚美开的那间小银作坊,而是来到王宫指使张耆的家里,这是赵德昌安排的。
进宫刘氏由贱而贵封德妃
赵德昌是公元997年3月继位的。其后不久,刘娥就被接了回来。她这是“二进宫”了。此时,赵恒真个是万人之上,谁也不敢再在他面前说三道四了。于是,刘娥开始连连升级。先是被封为美人,然后又进位德妃。大概就是在刘氏被封为德妃以后不久,宫中来了一个姓李的宫女,被主管太监分给德妃做侍女。
这位李氏是浙江人。其祖李延嗣曾当过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国的金华县主簿。其父李仁德当过宋朝的左班殿直。
公元1009年6月,宋真宗赵恒信步所至,来到了刘德妃所在的坤宁宫。因天气炎热,刘妃当时正在沐浴,赵恒闲得无聊,就歪起头来打量给他端茶倒水的宫女。但见她高高的个儿,细细的腰,一双丹凤眼,像能说话,敛目低眉,显得楚楚可怜。赵恒不禁心动,立即屏退众人,包括刘德妃在内,令她们一律不得打搅,然后,就在常和刘德妃休息的床上把李氏给“临幸”了。见赵恒这么快就和别的女人胡搞,刘德妃自然很生气,但她也有弱点——不能生育。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要赵恒一搬出这顶大帽子,她就哑口无言了。但她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等皇帝走了以后,刘氏着人叫来了刚刚穿戴完毕的李氏。李氏又羞又怕。刘德妃仿佛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屏退了众人,亲切地拉着李氏的手说:“你不要怕,我知道不是你要做,而是皇帝要你做的!不过,”说到这里,刘德妃话锋一转,“我要和你谈个条件,以后皇帝来,你还可以侍寝,但倘有娠,生下男儿,必须由我抚养!”少不更事的李氏此时巴不得早点离开,所以,无论刘德妃说什么,她都诺诺连声。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其后,赵恒又“临幸”了李氏几次,李氏真的就有了身孕。
刘德妃发觉李氏有孕以后,不准她随便外出,只准在有数的几个地方活动。有一天,赵恒去彻台游玩,李氏随行,从军辇上下来,还没走几步,忽听“啪”的一声,一个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是玉钗!赵恒见了暗暗在心里祷告:倘若天不绝宋,请过往神灵保佑,此钗不碎,李氏所产之婴一定是男孩。待到宫女拾回玉钗,果然未碎,真宗别提有多高兴了。
公元1010年4月11(甲戌)日,李氏真的产下一个男婴,宋真宗亲为此子取名赵受益。李氏也因为生子的缘故而被赵恒封为崇阳县君。
刘后与李氏各得其终
民间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编造的。旧通俗小说及旧戏剧差不多都以不同的形式煞有介事地向人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宋真宗时,有刘、李二妃同时身怀有孕。刘妃奸诈,李妃憨厚。真宗声称,谁先生子,就立谁为皇后,立所生之子为太子。李妃先产下一子。刘妃担心李氏登上皇后宝座,便暗中命人将李妃所生之子用剥了皮的狸猫替换,然后,故意引皇帝前往认子。当真宗见到那血肉模糊的剥皮狸猫时,不知是计,大吃一惊,遂打消了立李妃为皇后的念头。李妃所生之子幸而被老太监陈琳救起,送到某王爷的府里抚养。不久,刘妃也产下一子,遂被封为皇后。但刘妃所生之子不久夭折,不得不从某王爷府中过继一子,此子即李妃所生。二十年后,过继来的孩子继位,是为宋仁宗。老太监陈琳在仁宗面前痛陈往事,又得包拯等人的协助,寻回流落民间的李氏,母子团圆。
包青天之狸猫换太子,包拯那时候还尚未中举
历史上“仁宗认母”这一事件整个过程,也与包拯毫无关系。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天圣年(公元102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家乡附近任职,于是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由于还不在父母身边,包拯又辞职回家,孝养双亲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他已经40岁,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哪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狸猫换太子剧情介绍,只是故事而已
这个故事除了李氏产子被别人抚养一点以外,其余都是编造的。
且说李氏产下儿子赵受益以后,因与刘德妃有约在先,只好忍痛把男婴交给刘妃,刘妃也根本没有用什么狸猫来换太子——何况当时谁也不能料定此子后来必定是太子——而是将孩子交由真宗的另一个妃子杨淑妃,让她帮着抚养。
刘德妃是两年以后的公元1012年12月9(丁亥)日才被立为皇后的。刘氏被立为皇后,并不是因为她抢了李氏的儿子,而是因为她“性警敏,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宫闱事有问,辄援引故事以对,帝深重之”。
公元1022年2月戊午日,宋真宗赵恒病死,遗诏太子赵受益于柩前继位,改名为祯,是为仁宗。由于仁宗只有12岁,所以,由刘氏帮助处理国事,所谓“权处分军国事”。奸臣丁谓、雷允恭等向刘后进言,打算去掉真宗死前遗诏中“令皇后权处分军国事”中的“权”字,因遭一班顾命老臣的反对而未果。几天以后,心怀不满的刘后“投桃报李”,在有关皇太后与皇帝处理朝政的问题上“玩”了反对她的群臣一下,她通过入内押班雷允恭之口转告众人:“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辅臣决之。”整个地把大权独揽了过去。
公元1030年2月,河中府通判范仲淹疏请刘后归政于帝。其疏略云:“陛下(指刘太后)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智明圣,握乾纲而掌坤纽,非黄裳之吉相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刘后并不理会范仲淹的上疏。
又过了两年,到了公元1032年2月,一直默默无闻的李氏病重,不治而死。打从公元1010年生下儿子,到公元1032年去世,22年间,李氏是怎样生活的呢? 她绝非像民间传说中那样,流落民间,“捡”了两个儿子,艰难度日,但也一直没有大富大贵。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因为产下仁宗赵祯的缘故,李氏被真宗赵恒封为崇阳县君。过了几年,又生了一个女儿,李氏被晋爵为才人,然后是婉容,等到仁宗即位后,李氏又被封为顺容,被遣去看守永定陵(真宗之墓)。
李氏的晚年虽然没有得到刘后的允许去认回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刘后对她也一直不薄。为了补偿李氏的失子之痛,刘后曾派自己的表哥龚美——时已改姓刘,称刘美——与另一个名叫张怀德的大臣充任寻访使,到李氏的家乡金华县去寻访李氏的家人,寻得李氏之弟李用和,由刘后亲自下令,将李用和补三班奉职。一半是由于畏惧旧主,一半是由于感恩,所以终其一生,李氏一直“默然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弃”,直到临死,才由顺容晋封为宸妃(史称她为李宸妃)。
宋代是个很讲究礼仪的朝代,大臣们的礼仪观念极强。因此,围绕着李氏的葬礼,一场争论悄悄地在刘后与当朝宰相吕夷简之间进行。对李氏优待是优待,但在刘太后的心中,李氏——虽然已被封为宸妃——仍与当年的侍儿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刘太后仍然只想以宫人之礼安葬李氏。后来在首辅吕夷简的建议下,改用一品大礼盛敛李氏,灵柩自西华门出,李氏的一切服饰均与太后无异。这一着棋,在吕夷简的点拨下,刘后又走对了。
公元1033年3月甲午日,刘太后崩于宫中。
狸猫换太子秦腔,并不在事件之中
刘后逝世以后,燕王赵德昭(不是传统笔记小说中的八大王或八千岁)入宫奔丧,趁便向小皇帝赵祯进言,指出“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赵德昭的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挑拨离间的味道。
原来,根据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的安排,北宋王朝的皇位继承方式应该是:太祖死,太宗立;太宗死,太祖的儿子接位。赵德昭是宋太祖的儿子,他见乃叔宋太宗没有把皇位传给他,自然怨气冲天,所以,出来揭破仁宗皇帝的身世之谜。听了赵德昭的话,仁宗皇帝恸哭不止,想到母亲生下自己之后就忍痛割爱,想到几十年间,儿子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而给母亲带来的痛苦,赵祯接连几天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并下令对刘后害死母亲一事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并非像燕王所说。最值得信任的李用和(李宸妃之弟)开棺后回来报告,说李妃死后一切均按太后之礼盛敛,仁宗皇帝的气也就消了。